6月9日,由中国公路学会客车分会主办的“寻找客车行业发展新动能暨《旅游景区观光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标准启动会”在福建厦门召开。
会上,中国公路学会科技评价中心标准规范处处长马新博士介绍了团体标准的意义、严谨性以及标准工作流程。
中国公路学会客车分会秘书长胡选儒介绍了景区车有关标准制定的必要性、及时性和可行性。
胡选儒表示,制定《旅游景区观光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一方面,外部环境使然。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快速的提升,游客慢慢的变多,旅游市场不断扩张,对旅游景区车辆的需求也必然会慢慢的大。根据《2016中国旅游景区发展报告》显示,景区车的市场需求至少会超过35万辆,随着旅游产业的不断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景区规模的扩大,景区内的交通接驳成为百姓出行的重要一环。
另一方面,这也是旅游景区经营模式的需求,限制社会车辆进入景区慢慢的变成为景区管理的共识,加之旅游景区交通事故频发,旅游车市场存在的隐患,到底哪种车辆能够跑旅游客运、哪种车辆能够做景区运营,急需规范。
胡选儒表示,从客车行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来看,标准引领,使得中国客车进入国际前列。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而旅游景区车领域恰好缺乏相应的标准规范,对景区客运发展十分不利,因此,制定相关专门的旅游景区车标准很有必要。
据胡选儒介绍,该标准是我国对景区车评定技术等级的第一个标准,标准的发布实施将填补技术空白,规范景区用车市场,引导国内客车和敞篷低速电动车生产企业追求产品技术进步,大幅度的提高我国景区车的安全性能,增强出行民众对景区车安全性的信心,有利于旅游市场的健康、繁荣发展。同时也响应了国家政策,将加速新能源客车推广应用。
近年来,在国家新能源汽车政策的推动下,客车行业快速的提升,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包括公交客车市场透支、公路客车需求萎缩以及人民币升值带来客车出口效益下滑等,严重阻碍了客车市场的发展。而旅游景区车作为客车发展的新兴领域,或将成为客车业发展的新动能。
公交客车市场严重透支,预计未来3年,公交客车年度销量将下降50%,回归到5万辆左右;
公路客车需求连年下降,保有量从2012年的87万辆下降到2017年的81万辆,而且有加速萎缩趋势;
出口效益下滑,一种原因是人民币升值影响,另一方面,出口企业互相指责,竞争秩序混乱。
而旅游客车需求量开始上涨将是促进客车业发展的新动能。主要有五大理由:一是政策密集出台,旅游产业处于快速地发展时期。二是全域旅游促进旅游客车需求升级。三是标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是旅游客车需求量开始上涨的催化剂。四是无人驾驶客车可率先在旅游领域落地。五是房车将茁壮成长。
中国公路学会客车分会于雅丽对《旅游景区观光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标准大纲进行了梳理介绍。据介绍,标准评定内容对客车结构与底盘配置、安全性、动力性、舒适性及服务设施等均做出了规定,不仅意味着旅游景区观光客车有了评级标准可依,而且对于规范景区交通秩序特别是规范低速电动车、有效打击“黑车”等具有重大意义。
慧眼看车创始人杨立慧还做了“构建旅游客车新能力,服务全域旅游国家战略”的专题报告。
会上,参会代表对《旅游景区观光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标准大纲进行了研讨。据了解,该标准为中国公路学会团体标准,由中国公路学会客车分会主编,计划于今年6月底—7月底对全国广泛征求意见,并拟在今年11月正式发布。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